验配师的精细调整与助听器佩戴指导

2016-10-29
748

  根据用户自己的听力状况来对助听器的音质、输出功率、增益补偿等进行调整,使助听器能够尽可能发挥其最佳的功效,所以助听器的调试对于助听器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字助听器采用非线性放大线路,确实可以根据外界环境输入麦克风的声强,结合用户的听力损失情况自动匹配不同频率声音的放大强弱。数字助听器的放大标准是在大量听力学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普遍适合的平均数据,但是由于每个用户对于声音的感受差异不同,所以数字助听器很难在一次调试后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聆听需求。针对同一个用户来说,由于有声环境的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声强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感受,比如同样是60分贝的言语声,分别在安静环境或噪声环境中给用户聆听,将会有明显不同的感受。所以用户在初配的一段时间内,还需多次电脑调试以期助听器的放大能够适应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在各种环境的使用中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当然用户觉得自己的听力有变化的时候也是需要及时复查听力与调整助听器程序的。

神州鸿声董事长周建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验配经验,总结出两点助听器调试步骤,如下:

      这个阶段一是录入用户资料,以求获得计算机提供的准确验配参数。这个工作重点是做好,姓名、姓别、年龄、听力图的准确录入。二是预选助听器的主要功能,这个工作的重点是设好公式、记忆、指示音;观察自动选配时助听器参数所在位置;外观检查;声音听检。以保证用户配戴时顺利。

这个阶段是实际调试及验证助听器效果。分两侧耳分别进行,内容相同,对则选静音。分别调整后进行双侧综合调整。每次调整增减5分贝左右。

1、重新进行内置听力计测试。必须进行阈值及不舒适阈的内置测听。以求获得最准确的测试结果。

2、调整全机增益。以求助听器放大量适合,用户对助听器的声音大小适合、满意。用语言测试法进行。分两侧耳进行精确调整,先选择听力情况较好的耳进行,另一耳可以静音。每次调整量3-5分贝。

3、调整全机高、低频增益比例。以求助听器对语音频率段放大适合,助听器有最清晰的放大能力。用户听觉感到音调适合。用林氏六音中的s、sh这两个清辅音和浊辅音测试进行。 每次增减5-10分贝。一般情况下高频增益只增加4000Hz以上频率的增益,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则可以扩展到增加3000Hz甚至2000Hz以上频率的高频增益。仍不能听到清辅音时则不必增加,说明患者高频听毛细胞已经不工作了。但是不进行增加后的测试不能先下结论。这种增加及测试工作一定要做。

4、调整全机饱和输出。通过验证舒适度进行,准确确定最大输出值。保证用户使用舒适、清晰。每次增减5分贝。

5、双侧综合调整增益,并微调。每次增减3-5分贝。

6、调整用户接听电话参数。保证电话接听功能可以正确使用。用一般的语音电话进行,比如拨通10000号试听。每次增减量5分贝。

7、示范指示音。保证用户可以正确理解及使用。增减量5分贝。

8、进行反馈截除系统初始化。以求在今后的使用中有好的反馈截除功能。

9、必要时都会特别功能的使用。比如程序按钮、T2功能等。

10、教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数字式的助听器可以根据听力图,借助电脑软件来进行编程调试,更为细致周到人性化的调试。
各人的听力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而且验配中心内的环境和助听器实际使用的环境会有所不同,所以机器只调试一次是不够的,要想时刻获得助听器最理想的听力效果,必须定期对助听器加以调试。



一、助听器的调试这个阶段极为重要!

没有经验的验配师可能只会按照听力损失的曲线图直接如果软件进行“最佳验配”。这个最佳验配只是软件认为的,也就是说工程师在设计软件的时候预定的一个验配法则。是否真的适合该患者,需要打个问号的。

有经验的验配师,会根据每一个患者的每个频率点的损失情况来进行一一补偿。说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另外要会使用效果评估的方法。过去的验配师全部是靠经验来判定在某种环境下能否接受,是否可以听见。 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助听器效果验证。

助听器效果验证有很多种,比如林氏六音,真耳分析,声场环境下进行言语分辨率的测试等。

二、助听器佩戴指导

一个助听器是否能够佩戴成功与助听器的选择和调试关系很大。但是佩戴指导缺一个不可!

一个适合该患者的佩戴方案很重要。比如该患者为初戴者。开始2周内尽可能要在安静的地方佩戴,佩戴一段时间以后再到有少许噪音的情况下佩戴,最后再到复杂的环境下配,循序渐进才能有一定时间来适应。另外佩戴的时间长短,开始2周内保持在2-4小时即可,一方面耳道要适应助听器的外壳,另一方面助听器的音质与真实的声音有一定的失真,需要适应。

写下您的评论吧